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326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79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对乌拉特中旗乌兰地区含石榴石花岗岩进行了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其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利用锆石SHRIMP U-Pb法测得含石榴石花岗岩岩体的年龄为(256.4±2.2) Ma,表明其形成于晚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属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物源主要为上陆壳硬砂岩,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源区岩浆部分熔融程度较低,可能是由I型花岗质流体与岩浆演化后期热液流体反应而分异结晶形成的。根据含石榴石花岗岩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形成环境及侵位时代,推断研究区内华北板块北缘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的碰撞缝合时间上限早于256.4 Ma。  相似文献   
822.
阿尔山地区是大兴安岭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地段。该区热液脉型铁锰多金属矿、热液脉型钼(铜)矿和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等3种代表性矿床(点)的成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一直是研究的薄弱环节。通过多种高精度的U-Pb年龄测定,区内成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印支早期((237.8±2.3) Ma)和燕山中期((152.2±2.9) Ma)、燕山晚期((135.1±0.4) Ma),与邻区乌兰浩特-索伦地区基本可以对应。而前人划定的海西期花岗岩,实际为燕山晚期;划定的燕山早期花岗岩,实际为印支早期、燕山中期。研究成果对于区内花岗岩浆及期后热液与多金属成矿作用在时间上的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确定区內相应多金属矿类型的成矿花岗岩时代亦提供了可资对比的依据。  相似文献   
823.
热液流体中贵金属发生沉淀时硫化物表面特性HF+HCI酸的分解作用可用来分离脉金矿床中硅酸盐相和碳酸盐相的矿石矿物。本次研究所选用的矿石为津巴布韦四个太古宙脉金矿床。矿床为中温热液类型(250一400℃)。矿石结构研究表明,在硫化物表面存在一种特殊颗粒...  相似文献   
824.
辽东南地区中生代受到三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且各具特色:①三叠纪的印支运动以形成东西向构造线及较多的"S"型花岗岩为特征;②侏罗纪的早燕山运动以近东西向挤压为主,在辽南地区以形成线理走向为北西西向的推覆构造为特征;③晚侏罗世晚期到早白垩世的晚燕山运动产生大量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同时发生了强烈的左行走滑。上述三期构造运动对金矿的形成均有一定的影响,三个时期均有一定规模的金矿化作用,金矿化的主要时期是在晚侏罗世晚期到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825.
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2,自引:7,他引:45  
半个世纪以来,华南花岗岩研究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重点研究了花岗岩的时空分布。根据地质证据与同位素年龄数据,证实华南存在多旋回的花岗岩,即晚元古代花岗岩、加里东期花岗岩、海西一印支期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基本规律是:不同的造山旋回伴有相应的花岗岩。大体上,自西北往东南(向洋方向)花岗岩时代呈愈来愈新的趋势;第二阶段,重点研究了花岗岩的成岩物质来源,划分为M型、Ⅰ型、S型和A型,研究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其岩石地球化学标志;第三阶段,着重研究壳幔作用与花岗岩成因,例如研究玄武岩浆底侵作用与花岗岩的成因联系,以及岩浆混合作用与花岗岩成分多样性的原因。此阶段研究方兴未艾,仍在深入开展之中。今后主要研究方向,环绕3个问题进行:(一)壳幔作用与A型花岗岩成因;(二)陆内花岗岩浆产生的方式和原因(变质核杂岩、花岗岩穹窿、复式花岗岩体);(三)华南大花岗岩省成因。  相似文献   
826.
江南造山带西段岩浆作用特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湖南浏阳南桥的中元古代冷家溪地层中发现了一种高度亏损、具N—MORB属性的玄武岩一辉绿岩。这种玄武岩的K2O特低,不相容的高场强元素,如Nb,Zr,Hf,Ti等和稀土元素的丰度都低于(少数元素接近)N-MORB的丰度,εNd(1271Ma)为6.86~8、98。在俯冲带附近N—MORB的发现为“九岭古岛弧”的存在提供了新的证据。湘西黔阳、古丈新元古代玄武岩-辉绿岩属碱性玄武岩.其微量元素特征近似于OIB,它的规模值得进一步调查。广西北部丹洲群中基性-超基性岩的TiO2,Ta及Nb的含量低,Hf/Th,Ti/Y和Ti/Zr等的比值也低,La/Ta和Th/Yb等的比值高,具有“弧玄武岩”特性。它们不具有CFB及OIB的地球化学特征,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的标绘点集中在“火山弧玄武岩区”,少数样品位于“弧后盆地玄武岩区”。至今未发现具高温特征的高镁熔岩,也未见大规模放射性岩墙群。这些基性岩的规模极小(约100km^2),不具有地幔柱来源的镁铁质岩浆的特性。桂北及湘东北的新元古代强过铝(SP)花岗岩体与江西九岭和安敞许村、休宁、歙县等岩体具有相似的特征,它们沿江南造山带呈带状分布,其形成与华夏和扬子板块之间的碰撞事件有关。在全球不同时代的造山带中都有S-型花岗岩出露;地幔柱岩浆作用形成的“镁铁质大火成岩省”中,出现的少量花岗岩是非造山、板内或A-型花岗岩,而不会是S-型花岗岩。不能把S-型花岗岩作为地幔柱岩浆作用的证据。这些都说明“江南造山带”的厘定有充分的岩石学证据。  相似文献   
827.
A型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本文总结和评述了A型花岗岩典型的微量元素特征,如富集Ga、稀土元素(除Eu外)和高场强元素,亏损Ba、Sr和明显的Eu负异常。分别讨论了影响微量元素特征的多种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源区性质、岩浆的物理化学条件、岩浆作用过程和络合作用。通过对比世界范围内几个地区相伴生的碱性A型花岗岩和铝质A型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前者Ga、F含量更高,而轻重稀土比值小,Eu、Ba、Sr等元素含量更低,显示了前者的岩浆分异作用更强,同时说明了碱性A型花岗岩可以由与之伴生的铝质A型花岗岩分异而来。  相似文献   
828.
报道了胶北地体古元古代中期花岗片麻岩的SHRIMP锆石年龄和全岩地球化学组成.锆石测年结果显示,本次研究的花岗片麻岩年龄为2 184~2 112 Ma,经历了~1.85 Ga的变质作用.尽管采自不同地区花岗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但它们普遍具有高SiO2、Na2O+K2O、Zr含量,高10 000Ga/Al值...  相似文献   
829.
早石炭世花岗质岩体主要沿昆中断裂带两侧断续分布,多呈岩床、岩株状产出,根据岩性特征可划分为3类,即浅肉红色斑状二长花岗岩、肉红色正长花岗岩、肉红色中细粒碱长花岗岩.主量元素特征显示花岗质岩体全碱含量较高,显示出壳源的特点,为过铝质偏铝质花岗岩,属Ⅰ型花岗岩.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岩石属轻稀土富集型,重稀土相对平坦,轻重稀土分...  相似文献   
830.
胶南-威海造山带基底主要由新元古代变质花岗岩组成 ,另有少量变质表壳岩、浅变质碎屑岩、基性—超基性岩及榴辉岩。变质花岗岩可分为同造山花岗岩及后造山花岗岩。造山带之上曾经有过古生代盖层 ,造山带中侵入有三叠纪闪长岩及花岗岩体。在榴辉岩及其围岩中发现了许多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 ;确认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分早期的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和晚期的高压绿片岩相变质作用 ;变质地层、超镁铁质岩及部分片麻岩等围岩与榴辉岩经历了相同的超高压变质作用 ,大部分花岗质片麻岩是在超高压变质作用发生后或发生过程中侵入榴辉岩中的。苏鲁造山带是一条以韧性剪切带为格架 ,穹窿构造、褶皱构造相伴随的“无山”的造山带 ;造山带可分为南、北二部分 ,北带主体属于华北板块南缘带 ,而南带主体则属于扬子板块北缘带。南、北带的界线大致与连云港嘉山断裂及近岸断裂一致。造山带南界与响水淮阴断裂一致 ,北界位于五莲—王台—朱吴—牟平一线 ,西侧被郯庐断裂带切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